“之前用于堆放渔用物资的场地是否已拆除并进行复耕?目前整改进度如何?”近日,嵊泗县纪委监委联合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召开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当前,需整改的场地已完成复耕……”相关部门负责人说道。
粮食生产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今年以来,嵊泗县纪委监委将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整合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委的力量,组建3个专项监督检查组,紧紧围绕省级下发的6个整治任务,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推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落细落实。截止目前,合计已完成整改面积约9.6亩。
“此前,根据卫星遥感监测的耕地‘非农化’问题图斑显示,有5.7亩的永久耕地被用于堆放渔用物资,我们立即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联合乡村干部现场办公,了解耕地被占用的具体情况。”某片组相关负责人说道,嵊泗县属于典型的海岛县,部分海岛乡镇依旧以捕捞业为主,“养殖小船路边停、渔用物资满沙滩”的描述虽然带着戏谑,但是真实反映了海岛渔民靠海吃海的生产作业模式。
“老乡,这块区域属于永久耕地,不可用作其他用途,你的这些渔用物资需要另外找地方摆放。”“这些渔用物资是我们渔民吃饭的‘伙计’,能不能给我们想想办法,最好找个合适的地方摆放……”前不久,专项监督检查组开展一线走访检查,现场查看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况,并对检查中发现的政策落地、技术支持、物资保障、民生需求等方面问题,及时向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和所属乡镇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最终,上述问题以建设新型渔用物资堆放场地来替换被占用的耕地的方法得以妥善解决。
此外,为做好监督检查“后半篇文章”,推动完善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嵊泗县纪委监委还建立由县纪委监委、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掌握全县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县纪委监委还将加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线索的梳理,将其纳入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整治内容之中,拓宽问题线索来源的同时加以有效施治。
“耕地保护是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耕地红线必须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必须托牢。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持续坚强监督,推动标本兼治解决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坚决守牢耕地红线。”嵊泗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