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党员干部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纪律,“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日常自觉”。党员干部要用党纪“戒尺”校准党员“标尺”,让敬畏与戒尺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鲜明烙印。
戒尺,是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惩罚用的木板。“戒”,是警戒、戒除,也是“界”,界限、界度;“尺”,是尺度、标准。戒尺与纪律之间有着相通的内涵,寓意做人做事都要有尺度、有标准、有底线,如果突破了尺度、跨越了界限,就要受到惩戒。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党的纪律就是衡量党员、干部行为举止的尺度,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纪律严明是我们党自古以来的光荣传统,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反腐倡廉,纪律建设从未松懈。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时刻牢记廉洁纪律,高悬廉洁明镜,紧握廉洁戒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跨过一次又一次的艰难险阻,增强国家实力,增厚民族底气。近些年来,各国安插在中国的间谍纷纷被举报;叙利亚总统夫妇奔赴战乱之前将自己的三个孩子留在中国;今年国庆来临之际,我国发射的洲际导弹,让世界各国嘘声。这桩桩件件,都彰显了我们的大国形象,而大国形象的基石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人民群众无条件支持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正是因为我们国家有着铁一般的纪律,从无私心。
心中有戒、行不逾矩,自觉自律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从地方到中央,总书记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住过16平方米的小套间,一间平房既当办公室又当宿舍,吃过家常菜,一份大盆菜吃得不亦乐乎。反观一些落马党员干部无不从小节失守开始,认为几顿饭,几瓶酒无伤大雅,殊不知“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久而久之“小节不慎,大节难保”,终会铸成大错。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正确把握好廉洁纪律这把无形的戒尺来正心、正身、正形,是每一位共产党员永恒的课题。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用“戒尺”是手段不是目的,保证“戒尺”打得正、打得好、打得疼,通过用好“戒尺”不断改进提升党员干部的作风才是最终目的。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必须立足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锚定个人岗位和职责要求,既守住干事边界底线、更瞄准事业发展高线,既在纪律上管得住手脚、更在干事上甩得开臂膀,要深知对于廉洁的学习与践行一旦有所懈怠,直接损害的是人民的利益,降低的是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做到党性锤炼不放松、品格修炼不懈怠、奋斗奋进不止步,切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履好职尽好责,才能正确地使用好人民群众赋予我们的权力。